大家好,我是你们的清华姐姐,“学霸说保险”创始人秋阳~
之前,我们聊过工行2.5亿存款的事件,建议大家要做好资产配置。
想不到大家对这方面挺感兴趣,纷纷在后台留言,其中提及最多的便是:
知道资产合理配置很重要。
但是本身不是学经济的,实在不懂怎样才算科学合理...
有小伙伴甚至....
这不,加班加点赶出来,快趁热食用。
01
首先,在开始搭建资产配置体系前,有个问题得搞明白。
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?
资产,通俗来讲,就是我们辛苦搬砖,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东西,可以是房子,也可以是现金等。
资产配置,说到底,就是合理分配这笔血汗钱。
这是为何?
原因在于,对于未来,我们有不同目标需要支出。
比如,子女教育,在十几年后会成为一笔大额刚性支出。
包括学费、生活费等等,持续多年。
那么,这笔钱就不适合通过股票基金这类风险投资来储蓄了。
万一要用钱的时候,遇上个大跌,比如前些天,a股大跳水,时隔多年重新跌破3000点。
这时候如要急需用钱,岂不是只能割肉?
再比如,突发急病,需要大笔治疗费用。
这种属于应急支出,需要极强灵活性,基本要用时马上能取出来。
但是使用时机无法确定,且金额巨大,不可能特地备着一笔巨款,来应对这未知风险。
所以,不同使用时机,对资金不同使用需求,决定了我们血汗钱的不同投资方式。
这就是为何我们要做资产配置。
02
搞清楚为什么我们要做资产配置后,就可以开始搭建属于自己的配置体系了。
比例供参考
这张图片,我上一次写工行事件的时候,简单提了一下。
全称叫:标准普尔家庭资产四象限图。
将人生中的钱,按照不同的使用时机与动机,分成四个象限。
大家熟识的金融工具,像银行理财、股票基金、商业保险等,包括比较少听到的大宗商品、贵金属、期权期货,都是为这四个象限服务的。
而所有的金融工具投资,都绕不开诺贝尔奖得主——保罗-克鲁德曼提出的“投资不可能三角”。
简单来说,就是任何投资,都不可能同时满足高灵活性、高安全性、高收益性三个要求。
也正是因此,我们才需要结合不同的需求,选择不同的资产配置方式。
结合这两个理念,我们来看看怎么上手。
第一象限:要花的钱
这部分的资产配置,相信小伙伴都有在做。
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的生活费。
一般会建议预留3-6个月左右的生活支出。
目的是维持日常周转。
配置的金融工具,需要高安全性与灵活性,方便随时使用,收益可以适当不作高要求。
对应的金融工具,大家都比较熟悉了。
如银行活期存款,或者风险极低的货币基金,基本都能满足配置条件。
挑货币基金,由于收益率非常接近,所以一般不着重对比收益率。
而需要关注基金费率。
货币基金一般来说,费率由销售服务费+管理费+托管费构成。
常见的货币基金分为A类与B类,基金名称后面会写有A或B。
A类基金的费率普遍会比B类基金高。
费率较高的A类基金能去到0.7%每年,平均在0.45%每年左右。
而B类基金基本在0.2%每年左右,不过大部分B类货币基金有起投门槛,一般是500万。
但是慢慢许多基金公司降低了门槛,比如这款南方某基金:
费率0.2%每年,起投门槛仅100元,非常适合作第一象限配置用的金融工具。
综合来说,第一象限配置,高安全性及灵活性是必须,收益性不作硬性要求。
第二象限:保命的钱
解决了日常生活需求后,下一步就是应急资金分配了。
也就是俗称“保命的钱”。
对于该象限来说,常规资产配置选择,首选商业保险。
这部分资产配置的目的,是为了防止因突发事件,导致家庭财务瞬间坍塌的风险。
最典型的案例便是重大疾病,以及随之而来各项高昂的检查治疗费用。
Ps:有小伙伴跟我讨论过,第二象限配置房地产是否可行。
我个人认为,房地产变现受行情及政策影响较大,变现时间不可控,且不可部分变现,只能整套出售,而急于变现又难免会折价,折价幅度也不可控。
所以,我认为房地产不适合作应急性质的第二象限资产配置。
事实上,从现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来看,房地产甚至都称不上是一款投资品。
目前来看,最符合第二象限配置要求的,还是各家保司出的商业保险。
按照保险标的不同,有人身险跟财产险两类,一般家庭选择以人身险为主。
而人身险分为寿险、重疾险、医疗险、意外险四类。
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的保障功能。
比如重疾险,即重大疾病保险,是为了防止因突发重疾,需要大笔的治疗费用支出,而导致家庭财务破产所设计的保险。
关于商业保险的具体内容,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(>>小白入门级保险知识),里面详细地介绍了商业保险的来龙去脉。
而具体的产品选择,由于不同家庭成员身体状况,以及保障需求有区别,所以适用产品不同,详情可以咨询我们的专家,看看适合什么样的产品。
第三+第四象限:生钱的钱
这两个象限配置的金融工具,其实就是我们通俗理解的“投资”。
目的是资产增值。
在配置完一二象限后,剩余的收入就可以往这两边分配了。
分配的逻辑,考虑两个角度:是否保本、是否刚需。
这二者结合,分为第三象限(非保本非刚需)、第四象限(保本且刚需)。
对于“双非”的第三象限,配置原则可以适当牺牲安全性,换取更高的收益性。
最常见的便是以股票、基金、衍生品为主的证券投资。
相信大部分小伙伴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理论,不太明白这些证券投资的底层逻辑。
盲目进入资本市场的话,可能会亏得极惨。
即便是专业人士,也没有一定赚钱的把握,参考把储户2.5亿卷走去弥补投资亏损的某工商行投资部经理就清楚了。
所以对于这一象限的资产配置,我个人建议最佳选择是基金。
相较于股票的自生自养,基金通俗来讲,就是把钱聚在一起之后,由专业的基金经理去打理。
基本上,能当上基金经理的,个个都是顶级学霸。
由他们负责我们资金的运作,比起一股脑往股票市场冲,要理智得多。
而基金分类有多种,我建议刚接触的小白,可以先从买入宽基指数开始。
举个栗子,最常见的宽基,沪深300。
它可以简单看作由上海,以及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中,最强大的300家公司组成,包括贵州茅台、工商银行等。
沪深300称得上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,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,它的表现也会稳定爬升。
宽基熟悉之后,就可以尝试不同方向了。
一是深耕宽基,投资红利、低波动等策略加权指数;二是进军单一行业指数,如近年的大白马医疗、新能源等行业基金。
不过,第三象限配置的资产,不可控力太强,市场行情无法预料,且跌多盈少。
比如业界很有名的“中丐股”,如果不是马后炮,你能相信这只重仓了腾讯、美团、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股票的基金,会亏得血流成河吗?
从2015年成立以来,7年的时间,累计的投资回报竟然是-20%!(截至2022年4月22日)
所以未来明确的投资目标,如购房教育养老等,基本都无法靠第三象限匹配。
故第三象限配置的明确目的,就是纯粹追求资产增值。
配置的比例,以不影响正常生活为最佳。
至于具体多少比例,讲完下面第四象限后,我会简单提两个原则供大家参考。
了解完双非部分的资产配置后,下一步就是保本刚需部分的资产配置了。
从象限图来看,第四象限的资产,主要是用于未来明确需要的刚性支出。
如养老金、教育金、婚嫁开销等。
参考长时间后才用得着这笔钱,故对于灵活性要求可适当降低。
转而对收益性,特别是安全性的要求较高。
因为到某一时间段,就会产生必须的花销,比如到读书年纪就一定要学费,退休就得花养老金等,所以安全性必须有保障。
总结下来,第四象限资产配置的原则,安全性收益性必须up,灵活性可适当降低。
目前市面上,符合要求的,有大额定期存单(CDs),长期国债,增额终身寿,银行理财等。
这几个里面,我建议选择增额终身寿。
原因是长期投资,绕不开最大问题——利率下行。
简单来讲,理论上随着经济不断发展,钱越来越多,也就越来越不值钱,利率自然就低了。
目前国际上,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0利率时代。
而中国肯定会在不远的将来,达到发达国家水平,那我们的利率,便存在下行空间。
所以,鉴于利率下行的影响,像国债便出现了长期收益率低于短期收益率的奇特局面。
而CDs、银行理财等,都是单利计息,且都有固定时限,一般为几个月到几年不等,收益率也受利率影响不断下降。
唯独增额终身寿,是以现金价值增长的形式,将年化3.5%复利锁进合同里。
凭借终身寿险的外皮,理论上实现了比以上几款都要长的投资期限。
分不清单利跟复利的小伙伴,这份收益表可以参考一下。
这是拿我最爱的一款增额终身寿,叫做金玉满堂,做的30岁女性5万10年交的计划书。
复利IRR跟换算单利我都给算出来了。
简而言之,复利就是利滚利滚雪球,越滚越大。
增额终身寿优点以及不足都很明显。
优点:
1.复利滚存,收益高;
2.利率锁定,不惧下行;
3.零存零取,不受限制;
4.保本安全,以合同形式订立,受法律保护;
不足是需要时间积累,有返本期。
但是只要时间给够,恐怕没有几个投资工具,能在安全与收益上胜过增额终身寿。
所以第四象限,保本且刚需的资产配置,首选增额终身寿。
综合下来,这两个象限,建议以基金搭配增额终身寿的形式建立。
而配置比例,没有太多硬性规定,有两个原则,可以参考。
50/50原则
比较简单粗暴,配置完前两象限与必要花费后,剩余部分各按50%的比例配置。
100原则
以100为初始单位,减去年龄,剩下的数字就是配置第三象限的比例。
以40岁人群为例,100减去40,得到的60便是配置第三象限的比例,即6成基金,4成增额终身寿。
以上两原则并无优劣,仅供参考。
综合以上四个象限,我做了个汇总表格供大家参考。
03
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我们这一代人的财商也在不断提升。
但遗憾的是,目前基本的财商教育普及度还不够高,所以很多家庭的资产配置较原始粗犷。
顺周期时表现都很不错,猪都能飞。
但逆周期时,由于配置结构不合理,导致“跌妈不认”,损失惨烈的家庭更是多如牛毛。
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,自己打拼半生积累的财富,不翼而飞吧?
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。
这句话,对于资产配置来说,简直是最歹毒的诅咒了...